生活 > 健康養生 > 正文

腸道發生病變,身體有「3多2黑」,一個不占,說明腸道比較健康

提起身體的重要器官,人們往往想到的是心臟肝臟等,大多數人認為腸道無關緊要,只不過是排便的一個器官而已。

其實我們的腸道複雜又精密,它不僅僅能夠從食物中獲取營養,給身體提供能量。

它還與我們身體從消化到吸收,從排毒到免疫密切相關。

古人有云:欲得長生,腸中常清;欲得不死,腸中無滓。

可見,腸道在身體中,有著巨大的作用。

腸道發生病變,身體會有「3多2黑」,一個不占,說明腸道比較健康

3多:

1、消瘦多

腸道的發展是個慢性消耗性的過程,會出現貧血、消瘦等表現,並伴有疲勞、體重驟減等,這時,一定要謹慎,最好去查一下。

2、腹痛多

腸癌引起的腹脹、腹痛等,初期多為間歇性,後期會逐漸轉變為持續性。

有的人,會出現腸梗阻,腹部劇痛,排氣受阻的急性症狀;

也有出現慢性腸梗阻,如陣發性腹痛、腸鳴音亢進、便秘、糞便帶血和粘液等。

3、排便次數多

出現大腸癌,早期的症狀是會出現排便規律的改變,典型症狀為排便次數增多,並且每次的量還很少。

而且便液也屬於比較稀的粘液,呈現出一種排便排不盡的感覺。

這種情況一般出現在腫瘤惡化到一定程度,或者腫瘤出現潰爛感染,排便次數才會增加。

2黑:

1、排便黑

排便後,若發現糞便的狀態呈黑色,可能是腸胃道出血引起的。

若黑便量增多,呈鮮紅色,可能是腸道內腫瘤不斷再增長,糞便與腫瘤表面摩擦引起的。

若呈暗紅色,說明血液在腸道記憶體留時間較長,有時會出現血塊。

2、面色黑

一旦腸道發生病變,腸毒堆積,內環境變差,人的面色也會跟著不好。

臉色晦暗發黑,如果不是皮膚問題,那麼很有可能是腸道不乾淨,出現病變的信號。

腸胃不好的人,堅持6個好習慣,腸胃慢慢變健康!

1、細嚼慢咽

我們向來提倡:細嚼慢咽的飲食方式,即飲食要適當地放慢速度,充分咀嚼。

如果吃飯太快,牙齒就不能將食物充分地嚼細,唾液中的消化酶,也不能充分隨著食物,進入胃部。長期如此,便會增加胃腸的負擔。

另外,吃飯太快,還會引起胃部紊亂、打嗝,使人感到不舒服。

2、養胃茶飲

中醫認為,木山藥歸胃經,有清胃熱、消胃炎的作用。

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木山藥具有廣譜抗菌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替代臨床上的抗生素,對慢性胃炎、胃潰瘍有不錯的療效。

有研究已表明,其可殺滅、抑制幽門螺桿菌,促進潰瘍面癒合,減少疼痛。

柑皮,也是我們常說的陳皮,要達到3年以上,才有較好的效果。

它是一種很好的藥材,味辛、苦,入脾肺二經,可理氣健脾,調中和胃,擅長治療脾胃氣滯證。

此外,柑皮所含的揮髮油,可刺激胃腸道平滑肌,促進消化,排腸道積氣,增強食慾。

兩者搭配,製成木山藥柑皮茶,對於胃部健康,大有益處。

3、按揉腹部

上腹部有一處穴位,叫中脘穴。

脘,指的是胃部、胃腑。

身體中有許多不同的經脈,比如任脈、足陽明胃經、手太陽小腸經,就交匯於中脘穴。

所以,中脘穴也相當於一個交匯穴,有治療胃病問題的作用。

中脘穴的位置就在胃的賁門和幽門之間,常按有疏肝養胃之效,如果有一些消化不良的問題,也能通過按中脘穴加以解決。

4、逆向走

方法:逆向走,又稱倒退走,即向身體的後方行走。

逆向行走的時候,膝蓋要挺直,目視前方,速度要放慢,尤其是中老年人群,要根據自身的情況,進行此項動作。

頻率:每次先倒退50-100步,再向前走50-100步,反覆多次,以不感覺疲勞為最佳。

作用:此方法可防治老年腰腿痛,以及胃腸道功能紊亂。

5、穴位養胃

足三里:民間一直有「常按足三里,勝吃老母雞」的說法。

其是胃經穴,位於外膝蓋窩下方3寸。

中醫講:肚腹三里留。指的是,如果我們有肚腹部的疾病,如慢性胃腸炎、慢性腹瀉、胃寒等,都可以按揉足三里。

6、黃色食物

黃色食物入脾胃,有助於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平時可以多吃如南瓜地瓜、玉米、黃豆等食物。

南瓜:性溫味甘,能夠入脾臟,養腸胃;南瓜所含果膠還可以保護胃腸道黏膜,免受粗糙食品刺激,促進潰瘍面癒合,適宜於胃病患者。

小米:小米,在古代稱為「粟」,對身體具有諸多保健功效,其中更以養胃補氣血著稱。

責任編輯: 宋雲  來源:健康生活八十年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1213/1533664.html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