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秦穆公的完美形象毀於人殉?錯 那叫士為知己者死!

作者:
在今天看來這種殺身報恩的行為非常可笑,但在當時那個時代最普遍不過了。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批評這種「感一飯之恩,尚能殺其身」的尚義精神,而是應該看到這種精神的背後,一個立足於社會的人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秦穆公嬴任好可以說是春秋時期一個比較完美的人物。

作為春秋五霸之一,他是秦國統一事業的奠基者。在他統治秦國的三十九年裡,無論是人盡其才的治國理念,還是縱橫捭闔的爭霸格局,都給人呈現出積極、健康的形象。

然而,嬴任好卻沒有將這種完美的形象保持到最後,因為他在臨死之前不顧國家的前途,居然讓三位才能出眾的大臣奄息、仲行、針虎為他殉葬,史稱「三良殉秦」。

秦穆公此舉讓當時的秦人憤怒不已,他們作了一首名為「黃鳥」的輓歌到處傳唱,以此來悼念三位被逼殉葬的賢良,同時對秦穆公的偽善進行了悲痛的控訴,「秦人哀之,為作歌黃鳥之詩」。

「三良殉秦」的故事被記錄在了《左傳》和《史記》之中,"黃鳥"也被收錄進了《詩經·國風·秦風》裡,後世的史學家也默認了這種說法。

宋代大文豪蘇東坡卻對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他認為「三良殉秦」並不是秦穆公所逼,而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目的就是希望能一直侍奉在秦穆公左右,永不分離,這也是求仁得仁、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所致。

那麼「三良殉秦」的真相到底如何?他們是自願?還是被迫?

1、要想弄清楚「三良殉秦」是自願還是被迫,首先必須知道什麼是人殉制度。

人殉制度是古代葬禮中以活人陪葬的一種慘無人道的陋俗,也是皇權時代的統治者們用來體現自己身份尊貴的手段,藉此固化等級森嚴的社會體系。

在先秦時期,人殉制度是當時統治階層的主流,但人殉的數量是有嚴格要求的,一般都是根據死者的身份而定。

《墨子·節葬》中記載:

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

這些人殉的主要來源是戰爭中被抓獲的俘虜、奴隸,以及少許的死者生前較為親近的人,比如寵妾、內侍、婢女、護衛、雜役等。事實上,古人珍惜民力,對民力的認識一直處於極為敏銳的地步,所以有資格得到活人殉葬的貴族,輕易不會去抓本國的平民來殉葬,畢竟人口才是決定國家強弱的根本。

當然沒有人會心甘情願地獻出自己寶貴的生命,所以這些被選中用來陪葬的人,大部分都是強權高壓下的犧牲品。這也是今天的考古學家們在挖掘出來的古代墓室里,看到的那些殉葬骸骨的姿勢都是千奇百怪的,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被用於殉葬的人在生前遭到了殘忍的殺害。

那麼,秦國三良是不是被迫殉葬呢?

從秦穆公的生平上看,三人被逼迫的成分很低,自願殉葬,誓死跟隨在秦穆公左右的可能性極大。

2、所以想弄清楚「三良殉秦」是自願還是被迫,還必須知道秦穆公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秦穆公統治秦國的三十九年間,也是秦國快速發展和擴張的重要時期,「二十年,秦滅梁、芮」,國土向東擴展到黃河邊界,開始和晉國毗鄰;「三十七年,秦用由余謀伐戎王,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秦國已經成為西方大國,擁有了讓東方諸侯都不敢小覷的實力。

有如此作為的秦穆公,性格並不殘暴。相反,他對待自己的臣工和百姓非常寬容,被譽為賢明之君,具有君子之風。

那麼秦穆公嬴任好對自己的子民寬容到什麼地步呢?

秦嬴一族能夠從嬴姓趙氏的小宗脫離出來,成為獨自發展的大宗,得益於秦非子的養馬功勞,所以秦穆公並沒有荒廢祖傳的本能,對養馬也是頗有心得。

秦國此時已經完全占有了周王室的西岐之地,而岐山之下也成了秦國的養馬場。馬在古代的地位和耕牛相同,所以秦穆公對馬匹非常看重。

然而,誰也沒有想到的是,官府養的馬居然被人盜走吃肉了,這把負責看場的官員嚇得半死,經過大力排查後,抓住了三百個偷馬賊交給秦穆公審判。

但嬴任好並沒有將這群偷馬賊判刑。他認為人比馬重要,如果因為馬的損失而殺死百姓,這有違仁道;他還擔心這些因為吃了馬肉而沒有喝酒的偷馬賊,身體會因為馬肉的作用受到傷害。

所以秦穆公不僅沒有懲罰偷馬賊,反而賜了酒後就放了這些人。

繆公曰:「君子不以畜產害人。吾聞食善馬肉不飲酒,傷人。」乃皆賜酒而赦之。

這些偷馬賊被秦穆公的善念感化,在秦晉爆發戰爭後,三百人自願成軍,成功解救了被晉軍圍困的秦穆公,還成功俘虜了晉惠公。

嬴任好的善念得到了最大的回報。

秦穆公亡馬

這只是其中一個例子,而秦穆公寬宏大量的氣度,最出名的當屬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三將立志伐晉的事跡。

晉國言而無信,這對一心打造「秦晉之好」的秦穆公打擊很大。他認為自己的感情受到了欺騙,於是不顧百里奚、蹇叔的勸阻,起用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伐晉,但結果並不如願,秦軍大敗而歸,三人都成了晉國的俘虜後又被放回,也是抱著恥笑秦國的心思。

這對當時的秦國來說,絕對是天大的恥辱。但秦穆公把伐晉的失敗歸罪在自己的身上,他認為正是自己的一意孤行,才導致了三將受辱。

孤以不用百里傒、蹇叔言以辱三子,三子何罪乎?子其悉心雪恥,毋怠。

秦穆公並沒有就此輕慢他們,依然重用三人。第二次伐晉再次失敗,不要說秦國的百姓,連孟明視三人自己都感到無地自容,但依然得到秦穆公的鼓勵。

正是因為他的大度,秦國終於從晉國手中討回了公平和尊嚴,第三次伐晉,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大敗晉軍,一血前恥,報了崤山之仇。

秦穆公的胸襟是秦人之福,特別是第三次伐晉勝利後,他「自茅津渡河,封殽中屍,為發喪,哭之三日」的舉動,以及善於自我反省的優良品質,得到了當時各國文人的稱讚,被譽為「君子」。

其他事跡也不多說了,正是因為秦穆公的求賢若渴,唯才是舉,秦國才能夠屹立在姬周王朝的西邊,成為一方霸主。

汪郎認為,一心圖謀秦國強大的秦穆公,有雄心,也有善念,他既然可以饒過那些偷馬賊,也可以不追究孟明視三人的兩次軍事失敗,更不會讓有治國之才的「三良」給自己殉葬,畢竟秦國能夠強大,成為天下霸主,才是他最大的心願。

而且春秋時期,人口是第一重要的資源,看看秦始皇陵兵馬俑就知道了,用陶俑代替人殉,不難看出秦國的思想相對還是較為超前的。

秦晉殽山之戰

3、所以「三良殉秦」的真相,只有「士為知己者死」才說得通!

春秋時期是我國歷史上思想和文化最為輝煌的時代,當時群星閃爍、百家爭鳴、學術爭艷,各家思想學術流派的碰撞,不亞於同時期的古希臘文明,更是形成了以老子、孔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

其中,令漢武帝最厭惡的遊俠也是在這個時期誕生的。

遊俠中有一種人叫做刺客。在春秋戰國時期,刺客改變一國政局的情況並不少見,比如專諸、要離、聶政、朱亥等,都是名噪一時的代表人物,而且他們都是抱著「只為知己者死」的信條存活於世,以最恰當的時機捨身報答僱主的恩情。

秦國位於西垂,文化、政治和楚國一樣,都是自成一系;而且秦人尚武,在和犬戎等西邊遊牧民族的長期鬥爭中,更是給遊俠(刺客)提供了豐厚的生存土壤。這樣的環境下,遊俠的那種「士為知己者死」的思想更容易滋生發芽。

秦穆公的仁義是目共睹的。在他的統治下,秦國發展成了一個沃野千里的大國,這對於長期和犬戎爭奪生存空間的「老秦人」來說,這份功績是十分珍貴的。

所以,秦穆公的離去是秦人最大的傷痛和損失,而且古人都固執的認為,地下苦寒,如果沒有合適的人侍奉左右,會讓靈魂不安。

正因為如此,生為秦穆公看重的三位賢臣,不忍心自己的國君孤獨地長眠地下,寧願捨棄生命也要加入到殉葬的人群里。

這就像漢初的田橫,在他自殺以後,身邊的兩位隨從也自刎殉主;消息傳到他曾經占領的海島後,守衛在那裡等待的五百壯士也都自殺而死,這就是「士為知己者死」的精神。

這種精神表面上看和儒家的「捨生取義」相同,但實質上背道而馳,也是皇權時代社會最大的不穩定因素,這才是漢武帝剿殺遊俠的根本原因。

正因為漢武帝獨尊儒家,多少會讓太史公受到一些思想上的波動,他對秦穆公的態度才會比較曖昧,但在他內心深處恐怕還是持著「三良殉秦」是自願的觀點吧!

當然,在今天看來這種殺身報恩的行為非常可笑,但在當時那個時代最普遍不過了。我們不能站在今天的角度去批評這種「感一飯之恩,尚能殺其身」的尚義精神,而是應該看到這種精神的背後,一個立足於社會的人應該具備的優良品質。

推心置腹不是一個簡簡單單的成語,觥籌交錯也不一定能換來對方的真情實意,重要的是人活一世,是否真的做到了以誠待人。

無論是身處高位,還是掙扎在社會的底層,不放棄高貴的品質,多一分真誠,少一分虛假,換取的恐怕就是別人十分的回報。

現代文明的發展,固然也沒有了殺身報恩的說法,但在你最困難的時刻,人家伸出雙手成為你脫離困境的助力,這也是人生路上守護的一道美麗的風景吧!

責任編輯: 趙亮軒  來源:江東汪郎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0/0830/1495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