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 言論 > 正文

沙丁魚:不要去做一個"善於"抨擊別人的人

作者: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在網際網路上對熱門話題的討論,成了被一群人嘲笑的對象。

2009年麥可傑克遜去世的時候,許多網友自發悼念MJ。即便是以前沒有聽過MJ的歌曲,或者並不是MJ的粉絲,然而出於對天王本身的敬意,也會在各種社交網絡上發出一些感慨。那個時候,微博還沒有流行起來。流傳更多的是類似於天涯,百度貼吧之類的論壇。或者是校內網,QQ空間之類的地方。然而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有了另外一種聲音,叫做理中客。

關於理中客這個詞,其實個人的解釋不同。有些人習慣於用理中客表達那些周小平式的人物。有些人習慣於用這個詞表示那些為夏俊峰藥家鑫等人開脫式的人物。而今天,我指的是那些喜歡用自詡是理性客觀中立的觀點習慣性反駁他人的人。

彼時理中客這個詞也並未出現。然而卻有了一些人喜歡用諸如「你們之前聽過麥可傑克遜幾首歌?」或者是「你們和麥可傑克遜很熟嗎?」之類的話語來反噎那些自發悼念的人。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我也做過這樣的行為。當我看到我的一些朋友,根本對某個話題不了解。僅僅因為它存在在熱門話題排行榜上,就一直對此事似乎是在「裝逼」式的發表自己的言論。我也會從內心底里對此感到厭惡。

後來,就有了一種效應。每當有名人去世的時候,總會有一些人去選擇在自己的社交網絡上悼念名人。不管生前聽沒聽說過這個人,知道他的哪些事情存在。卻還是會去自發的評論一兩句,最後送上一句一路走好。遠的如賈伯斯,近的如馬爾克斯。然後就有另外一撥人出來指責這一撥人,告訴他們。你們在他生前的時候,根本不了解他們。現在出來悼念,只是為了跟上話題外加裝逼而已。

賈伯斯去世之後兩天,賈伯斯本人的傳記發售。這本書其實當時早已經是在翻譯當中。本來原計劃是在12月份出版。沒想到剛好趕上喬老爺子去世,中信出版社索性就趕了一個集。在10月8日進行預購。預購那天早上,我也就順手買了一本。我買的時候碰巧被一個朋友看到,於是他直言對著我說:「賈伯斯剛去世你就買人家的傳記,你裝什麼逼啊。」當時我沒說話。只是打開了我的微博,然後翻到了那年七月份我轉發的一條微博上。那條微博,是一個新聞。說賈伯斯傳已經在正式翻譯中,預計年底將和中國讀者見面。我轉發的時候給上邊寫了一句,到時候一定要買。

也就是從那時開始,我意識到有些人,對於別人的反對與抨擊,是一種下意識的本能反應。尤其是碰巧到了時事熱點的時候,總會有這麼一些人。要去站在一個制高點上,說兩句自己和別人不一樣的話。

之後就是我們很熟悉的我和張國榮很熟這件事情了。張國榮身上帶有著一股悲情色彩,其粉絲量也頗為龐大。而且因為自殺和抑鬱症的關係,在歌迷心目中的形象大多也都是正面的。再加上其選擇在4月1日這天自殺等種種因素。於是每年到了愚人節這一天,總是會有大批的粉絲在各種社交網絡上悼念張國榮。這一下,又觸碰到了某些人的神經。我印象特別深的是今年的三月三十一日。有一個朋友在人人網上寫了一個狀態,大意是:「明天又是『我和張國榮很熟』的日子了。」其嘲諷的語氣,酸腐的勁頭,讓人看了連連作嘔。

其實何止是名人去世啊。現在只要是一個熱門話題。總會有人要跳出來顯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這種人,在網際網路還尚未出現時。往往會稱自己是「辯證式」的想問題。比如你告訴他一句話:「饅頭很好吃。」他立刻會告訴你。對,饅頭很好吃是不假。但是你要辯證的看問題,其實饅頭還是少了很多blahblah的營養。然而當網際網路出現之後,就迅速的給自己扣上了理性客觀中立的帽子。並且美其名曰,不跟風,不隨大流。

今年的時候馬航飛機出事,本以為像這樣的話題,理中客們是不會出來說兩句的。沒想到最後還是有人說了,寫了一篇文章扣帽子,說其實你們並不關心飛機怎樣,你們只是害怕跟不上話題罷了。

再到後來的馬爾克斯之死,也是把這種行為推上了一個高潮。不論馬爾克斯在世界當代文學的地位如何。僅僅是其對於中國當代作家的影響,馬爾克斯的去世應該是的確有一定影響力的。各路名人,讀者自發悼念馬爾克斯,本來應該是好事。沒想到理中客們又不高興了。跳出來大罵:「你們根本就沒有讀懂百年孤獨!也好意思祭奠馬爾克斯!」

諾獎文學獎頒獎的時候,還沒等文學愛好者們說話,理中客們就說:「呵呵,你們一定和莫言以及門羅等人很熟悉吧。」

這樣子,弄得我偶爾想說一句懷念馬爾克斯,都要把我書架上的七本已出版的馬爾克斯的書照下來給理中客們看看。買書的時候,只敢買帕慕克之前的諾獎文學獎獲得者的書。因為買2006年之後的諾獎文學獎,一定是跟風啊。

因為大家都在洗版。所以這些人都是烏合之眾。為了不當烏合之眾,只好跳出來反對這些人的洗版。然後再被罵回去,最終達到雙方互罵的結果。這是當前中國網際網路上,每逢出現一個熱門話題,總會繞不開的東西。

有時候,其實那些熱門話題我也弄不太懂。比如楊冪結婚的時候,我一直不明白和楊冪結婚的到底是馮紹峰還是劉愷威。弄得我專門跑去他們兩個的微博確認了下,才知道楊冪嫁給了誰。不過看到我的好友們瘋狂轉發,我也只是默默關掉微博,覺得此話題不必參與進去罷了。

但那時還是會有理中客們說話啊,他們會問你,「楊冪結婚和你有什麼關係?」

到了今天,這件奇葩的事情終於到了一個高潮點。那就是母親節。

按理說母親節這種日子,對於一般的人來說,無非就是條件好的給母親好點的買個禮物。條件不好的給母親打個電話發個簡訊。比較奇怪的像我這種人選擇給母親做個蛋糕。這些行為,無非也就是自己圖個高興,給母親圖個樂呵罷了。發到朋友圈裡,祝福兩句也沒什麼。最多就是大家一起祝福,互相祝福罷了。沒想到,這個時候理中客們又看不下去了。理中客們在各種社交網絡上大罵:「你在網絡上對你媽這麼好你媽知道嗎?」,或者是:「在朋友圈裡祝福你媽之前,先把你媽從黑名單里拉出來唄。」

我果然跟不上理中客們的思維,能做出來這種把母親拉入黑名單的事情。

理中客們習慣反駁,習慣於標榜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樣。尤其是在網絡上,這種戾氣比在生活中增添了十倍不止。其實我是不想用理中客這個詞來形容他們的。因為他們其實既不理性,又不中立,也不客觀。不理性是他們看到和自己價值觀不符的事情,首先去想的是反駁,不是思考。不中立是他們永遠立場先行,並不中立。不客觀就不說了,種種奇葩的語錄擺在那裡。

對於中國人而言,從小受到的教育是一種所謂的「政治正確」的教育。有些人不習慣政治正確,就反過來,站在政治正確的另一面。對於這些人而言,無非就是非A既B,非好既壞。其實很多事情本身沒有好壞之分,只不過是一件事物的不同表現形式罷了。然而理中客們卻不是這樣,在理中客們看來。所有的不符合自己認知價值的東西,都是錯的。比自己逼格高的人,永遠都是在裝逼。然後迅速的站在一個道德的制高點上,大罵其他人「跟風狗」。

所有的這些,其實都是戾氣的表現形式罷了。如果是按照理中客們的邏輯,那麼,理中客們所抨擊的那些跟風狗,其實本身也是理中客。大多數的理中客,自己也當過「跟風狗」。

而今天,在社交網絡上保持一個正常心態的第一要義是:別人說的話只要不是對著你說,那就和你一點關係都沒有。翻譯成大多數人能理解的語言就是,請熟練運用:「關我屁事和關你屁事。」

所以,別人祝福他媽,祝福的不是理中客們的媽。理中客們也就沒必要去管這個。畢竟別人的媽也不太可能變成理中客們的媽。

關你屁事和關我屁事這八字良言很重要。我今天寫這篇文章,是沒能用好這八個字,所以才寫了出來。

理中客們沒有理性客觀中立,有的只是戾氣。如果戾氣太重的話,唯一的一條出路是,找個坑把自己埋起來。

阿波羅網責任編輯:趙亮軒

來源: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家在美國 放眼世界 魂系中華
Copyright © 2006 - 2024 by Aboluowang

投稿 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