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財經 > 正文

日本陷入低度停滯性通膨 GDP連三季未成長、CPI 高於2%目標

日本第1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萎縮2%,且去年第4季由正成長0.1%下修到持平,加上去年第3季也是負成長,亦即過去三季經濟都不見成長,且通膨高於2%目標,顯示經濟進入低度停滯性通膨、而非正向循環的風險升高。

日本內閤府16日公布的初步數據顯示,與前一季相比再折算成年率後,日本在今年1~3月的這一季GDP萎縮2%,比彭博調查經濟專家後估計的萎縮1.2%還差,等於從去年春季之後經濟就未見成長,主因通膨升高,壓抑消費支出。儘管各界共識的腳本是今年第2季經濟將反彈,使日本銀行(央行)能夠再度升息,但第1季經濟再度陷入萎縮,凸顯出日本經濟在轉向的關鍵點上表現得相當脆弱,也導致日銀的升息決策也更加複雜,因為經濟疲軟,使日銀難以升息以抑制通膨。

過去兩年來,由於通膨高於2%,使日本實質工資持續下降,是最長的下降期,去年生活成本升幅為40年來最高。通膨達標是日本決策官員的長期目標,但官員在期待工資上升能夠促進消費支出之際,經濟卻異常疲軟,使政策出錯的風險升高。

日生基礎研究所經濟研究主管齋藤太郎表示,「日本經濟陷入停滯性通膨;經濟幾乎不見任何成長,而通膨卻居高」。這項評估與企業獲利創新高、日股大漲以及工資將大幅上升等好景背道而馳。

占經濟規模逾半的民間消費,季比萎縮0.7%,連續四季下降,也是2009年以來最長頹勢。民間需求重要指針資本支出下滑0.8%,也不如分析師原料。

齋藤指出,「個人支出是陷入停滯膨脹的最大原因。民眾並非處於儲蓄增加,未來有錢可花的模式」。

政府官員則淡化處理上季經濟萎縮的利空,認為這是一些暫時性因素造成的不利影響,包括地震,以及大發汽車認證弊案干擾汽車生產與銷售,並強調經濟仍走在於溫和上升的軌道上,並寄望薪資上漲和6月開始降低所得稅,會刺激疲軟的消費。

責任編輯: 楚天  來源:經濟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4/0517/2055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