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港台 > 正文

港府預告「23條」設域外法權嚴防間諜 恐成《國安法》加強版

作者:

香港明年將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香港保全局局長鄧炳強表示,相信會與港區《國安法》一樣有域外效力。

 

除了已實施《香港國安法》,港府已表明在2024年內,會完成另一條涉及國家安全的香港《基本法》23條立法工作,港府高官近期披露立法的方向和細節,強調"23條"會針對間諜行為,與《香港國安法》一樣屬域外適用的法律,事件引起各界關注和擔憂。

香港特首李家超日前在新一份施政報告預告,明年會完成涉及國家安全的「23條"本地立法工作,負責相關立法的香港保全局局長鄧炳強周日(11月5日)接受港媒訪問,透露更多立法方向和細節,強調防範間諜行為是"23條"立法的重點。

鄧炳強:"經過2019年的黑暴和港版顏色革命,大家都看得很清楚,是有很多間諜活動在香港發生。2021年美國的中情局CIA和英國的MI6,已表明會加強在中國的情報搜集,但現有的法律不能針對要面對的風險,我相信間諜是其中的重點,我們必須要防範這些間諜的活動。"

鄧炳強表示,很多嚴重危害國安的行為,均在境外發生,相信"23條"會像現時的《香港國安法》有域外效力。同負責"23條"立法工作的律政司司長林定國也透露,涉及"23條"案件與國安有關,審訊和保釋條款的原則,要與《香港國安法》一致,由指定法官負責的做法適合繼續採用。

 

許智峯:「23條」針對間諜行為有域外法權侵害人權力量比《國安法》翻倍

流亡的香港立法會前民主派議員許智峯批評,港府高官的說法,是想借"23條",借普通法包裝,實際是把中國的法律體系搬到香港,又說,從目前掌握的消息可肯定,"23條"會是《國安法》的加強版。他表示,《國安法》早已被聯合國和多國認定為侵犯人權和違反人權標準的法律,港府要在《國安法》上,再加"23條",不僅增強其打壓人權的政治和法律工具,加入針對間諜的行為,可以把所有在港、在海外港人的行為全部規管。

許智峯:"在《國安法》下,在海外的香港人會認為,不公開參與示威和反政府就沒有問題,但'23條'包括間諜行為,可能你私底下與外國朋友聯繫和交換香港資訊,在政權眼中已是間諜行為,是背叛了中共,這條紅線是非常不清晰。'23條'有域外法權,再加間諜行為,絕對是《國安法》的加辣版,不只是升一級,以危害個人自由和安全來說,嚴重性比現在嚴重好幾倍。"

許智峯表示,從留學日本的香港女生因言論被判刑的案例看,"23條"立法後,港府一定會以此進行秋後算帳,會製造比《國安法》更廣泛的白色恐布,使海內外港人,人人自危。

 

評論:收集商業和教育等訊息可能包括在"23條"規範的範圍

日本香港民主連盟發言人葉錦龍表示,與《國安法》不同,"23條"立法的概念與思維,是按照普通法的做法草擬,配合早前香港說要加強作為國際仲裁中心的想法,估計港府想用"23條",針對商業活動,在港外資和外藉員工收集與中國和香港有關的非政治敏感資訊,也可能有危險。

葉錦龍:"新'23條'立法變成普通法基礎的《港區國安法》,變成比《國安法》更加嚴厲。中共可以藉助新的'23條',對於罰則無限度擴大,而且間諜的行為都是他們說了算,是商業行為,還有教育或者是文化等行為,中共這次可以全把你包進去,一定會影響到在香港營商的外國人和外國企業。"

關注中國和香港人權狀況的日本東京大學訪問研究員潘家偉表示,目前港府透露的"23條"立法傾向已讓人擔憂,把香港進一步變成中國大陸化,又說,近期已出現為涉及政治人物的代表律師被抓的情況,擔心未來"23條"也會針對律師的工作。

潘家偉:"現在擔心的是香港的律師行業,將來有沒有可能變成司法局去審批所有律師的執業的執照,變成像中國大陸的維權律師所面對的困境,你去代表像黎智英鄒幸彤等也有可能會可能被抓。"

潘家偉表示,希望國際社會繼續關注《國安法》和"23條"對香港法治破壞情況。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RF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23/1106/1974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