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大陸 > 正文

屍體加工廠事件還有藏鏡人 大連人隋鴻錦

【人體塑化第一人:政協委員隋鴻錦】他是"塑化之父"德國人馮·哈根斯的弟子,有媒體稱之為"中國人體塑化第一人"。1994年,他曾到德國跟著馮·哈根斯學習了一年半。2002年,他創立了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建成了全球最大的"屍體加工廠"。他曾被譽為「創業英才」而得到大連市領導的表彰。他是大連政協委員隋鴻錦。

請億萬富翁隋鴻錦回應美國公司的免責聲明

作者﹕楊寧

這幾日,網絡上紛紛轉載一則美國「第一展覽(Premier Exhibitions)」公司此前發布的免責聲明。這家在美國承辦人體標本展覽或俗稱「屍體展」以及在網絡上出售塑化的人體和人體器官的公司的免責聲明,引起人們廣泛關注的原因在於,它明確指出了其展覽的完整屍身、人體部份、器官、以及胎兒和胚胎來自於中國公民,這些公民的屍體來自於中共警方,可能是他們從監獄中獲得。該公司稱,他們無法獨立核實他們是否屬於被關押在中國監獄中被處死之人。

第一展覽公司的免責聲明證實了人們一直以來的質疑,即被製成人體標本的屍體來自何方。早前,第一展覽公司的中國合作方是哈根斯大連屍體加工廠,其後,大連醫科大學的教授隋鴻錦創辦的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有限公司成為其中國的合作方,而隋鴻錦曾經是哈根斯工廠的總經理。第一展覽公司在2007年的一份文件中曾明確表示,屍體來源和隋鴻錦直接有關。

隋鴻錦究竟何許人也?他的公司發展的如何?他又是如何弄到如此多的屍體的呢?

根據網絡上的信息,隋鴻錦被稱為是「中國人體塑化第一人」,目前的頭銜是大連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主任、教授,大連醫大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大連市政協委員,民盟大連市委常委。1993年,他前往德國海德堡大學,師承德國人哈根斯學習人體塑化技術。1996年12月,哈根斯與大連醫科大學合作,成立了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研究所,隋鴻錦成為該項技術在國內推廣的第一人。

1999年8月,在鎮壓法輪功剛剛一個月後,中國第一家屍體加工廠哈根斯生物塑化公司由薄熙來親自點頭在大連成立,隋鴻錦擔任總經理。出於利益分配不均的原因,僅僅幹了一年的隋鴻錦離開了哈根斯,並在2002年創辦了自己的人體加工廠,主營生物塑化標本製作和展覽。

從2004年開始,隋鴻錦開始在國內外舉辦美其名曰的「人體世界」科普展覽,展出了至少17件完整人體標本和160餘件人體各器官標本,展覽門票為50元人民幣。這些標本,涵蓋了運動、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等人體系統,包括正常解剖標本和各系統部份常見疾病的病理標本,他甚至還將標本設計成了不同的主題。今年4月7日,由其公司提供的全部310件展品的生命奧秘展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開展。統計顯示,隋鴻錦業已在全世界26個國家的60個城市開辦了生物塑化展,參觀人數近2000萬。

針對海外,2005年11月,隋鴻錦又將其屍體展打入美國市場,合作方正是美國第一展覽公司;2006年4月英國倫敦也出現了來自於大連醫大生物塑化公司的屍體展覽。海外參觀人次超過3500萬。

通過屍體展,隋鴻錦賺取了不菲的門票收入,並通過宣傳,達到了與各醫學院簽訂屍體或器官標本銷售合同的商業目的。資料顯示,其人體器官標本的價格不菲,如「肺胸膜體表投影(成屍)」要價21萬多,「全身神經離體概觀(童屍)」要價1萬6千元,「男性泌尿生殖系統概觀」要價10多萬元……再如2005年9月,隋鴻錦所在公司與北京自然博物館簽訂了數千萬多元的供貨合同,產品從人體全身塑型(全屍)和人體各器官、各骨骼、人體各部位不同斷面切片,300多個品種;2005年11月,其公司以2500萬美元的價錢賣給美國第一展覽公司22具屍體和260多個真人器官……

正是憑藉著販賣中國人的屍體,隋鴻錦從一個窮教師成為了一個擁有3家公司的億萬富商,一個不折不扣的屍體販賣商人,據悉,其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就有數千萬。

然而,顯而易見的問題是:隋鴻錦公司的屍體來自何方?對於合作夥伴第一展覽公司的免責聲明,對於各界持續不斷的質疑聲,隋鴻錦會如何回應?

隋鴻錦曾在接受大陸記者採訪時表示,屍體的來源主要有兩種途徑:一種是遺體捐贈,另一種就是收集。「收集」的學問自然很深奧。從第一展覽公司的聲明中,我們或許可以這樣推斷:隋鴻錦與警方有著某種秘密交易,雙方各取所需,但都離不開一個「錢」字。誰是幕後的推手?這樣的交易到底有多少?這正是值得世人探究的地方。

2008年,有人對隋鴻錦及其人體塑化產業進行了深入調查。調查人員發現了如下問題:一、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有限公司與大連鴻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公司兩塊招牌,門旁提示是「辦事請按門鈴」。當調查人員以記者身份要求採訪時,遭到拒絕;二、該公司加工廠地址十分神秘,公司辦事人員稱地址要保密;三、調查人員最終找到加工廠地址在偏遠的沙崗子村,但入內遭到拒絕;四、隋鴻錦在瀋陽、鞍山等地派駐代表,負責收購屍體和銷售加工後的屍體和器官產品,屍體價格一般從1000元到10000元不等。

究竟是去哪裡收購的?無疑,隋鴻錦無法說清楚的正是其屍體的來源,其背後的黑幕揭開後一定觸目驚心。

有一件事在此不得不提及。隋鴻錦的「成功」似乎讓哈根斯心有不平,2008年上演的哈根斯「誣陷」隋鴻錦的案例曾轟動一時。當年2月7日,隋鴻錦受到了美國代理方第一展覽公司總裁的電話,稱美國廣播公司(ABC)指責其公司使用死刑犯的屍體做成塑化標本,並有照片為證。2月16日,ABC電視台世界知名欄目《20/20》播放了他們對一位匿名人士孫某的採訪,此人表示曾受隋鴻錦的指令在中國從事黑市屍體交易,在從事交易的過程中拍下了這些死刑犯照片,並出示了一封來自哈根斯工廠的介紹信。該事件在美國引起了廣泛關注,並遭到人權組織的譴責。據說,後來隋鴻錦找到孫某,「良心不安」的孫某表示做了偽證,案件最終以ABC給予隋賠償並和解告終。

不過,這場由於利益而引起的紛爭背後究竟有著怎樣的黑暗,孫某是否遭到脅迫等疑點依舊讓人相信,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正妄圖消弭這引起了國際關注的黑幕。而這讓人無法不與薄熙來、谷開來、周永康等參與的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販賣屍體等罪惡聯繫在一起。畢竟沒有上述惡魔的縱容、包庇、支持,隋鴻錦斷沒有可能將這樣的生意做的「有聲有色」。

古語曾云: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對於打著科學的旗號,幹著違背道德倫理的隋鴻錦而言,真相遲早有一天會徹底曝光,即便今天的他依舊對第一展覽公司的聲明保持沉默。

文章來源:大紀元

 

 

隋鴻錦

隋鴻錦該人間蒸發了!關注!

2003年9月24日《大連日報》文章顯示隋鴻錦與薄熙來的關係

隋鴻錦與現代「木乃伊」

趙玲本報記者李小華走進隋鴻錦設立在高科技產業園區的人體塑化標本展覽廳,一個個展示人體內臟、肌肉、神經組織、骨骼組織的人體塑化標本令人震撼,這些沒有福馬林的刺激異味、組織結構清晰、具有醫學價值的真屍人體標本,至少能夠存放數百年。如今,國內外不少城市邀請隋鴻錦前去舉辦人體生物塑化標本展覽。隋鴻錦認為,10年的塑化經歷只是他「塑化」人生的開始。

隋鴻錦,今年38歲,現任大連醫科大學解剖教研室教授、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研究所所長。這位35歲就被破格晉升為教授的年輕博士,從1997年開始,各種榮譽接踵而來:市發明精英、市優秀髮明實施企業家,並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一等獎、入選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行列……隋鴻錦被醫學界廣泛關注,是由於他從事了一項具有深遠醫學研究和科普價值的人體生物塑化標本技術。從1994年接觸這項被稱為現代「木乃伊」製造技術起,隋鴻錦就幾乎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傾注在塑化標本技術的研究上,並申請了專利,成為「中國生物塑化第一人」。

偶然結緣生物塑化

腐敗是自然界的一個重要過程,嚴重妨礙了形態科學的學習、教學、研究,特別是把生物學標本暴露在正常大氣環境中的時候,標本會出現相當程度的皺縮變形。因此,長期以來,很多科學家尋求一種合適的標本保存技術。

1992年,隋鴻錦在大連醫科大學當助教時,一封收件人為「大連醫學院解剖教研室」的德國信箋轉到了隋鴻錦的手裡。很多人以為,這是一封非常普通的謀求合作的學術交流函,便不很在意。然而,專業的敏感,使隋鴻錦感到了這一技術研究的可行性與深遠意義。師生捂著鼻子上解剖課的苦惱,讓隋鴻錦看到了該項技術的重要價值,如果真有一種技術能夠使解剖教學擺脫使用幾百年的福馬林,那可是一種歷史性的突破。隋鴻錦向校領導提出了自己想去德國學習生物塑化技術的想法,並給生物塑化技術的發明者———德國的哈根斯教授回了信。

據了解,哈根斯為了推廣他在1978年就發明的生物塑化技術,當時向世界各地醫學科研單位發出了500多封信,其中向中國就發出了30多封,有七八家科研單位回了信,而隋鴻錦給哈根斯的回信是最專業最認真的。哈根斯被隋鴻錦的熱情與認真所感動,1993年,哈根斯在考察了大連醫科大學的標本技術後,決定把大連醫科大學作為其在中國的唯一合作夥伴。1994年1月,隋鴻錦遠赴德國,開始踏上了生物塑化技術與研究的道路。

引來全球最大生物塑化「工廠」

一年學成歸來後,隋鴻錦利用學校給予的優越條件,投入到生物塑化技術與應用研究中,並一直與哈根斯保持聯繫。這位生物塑化大師對其學員的塑化技術一般都不屑一顧,對隋鴻錦起初提出的合作要求斷然拒絕。1995年,哈根斯再次來到大連,當看到隋鴻錦的生物塑化標本時,不得不佩服這位年輕人一年來在生物塑化研究上的努力和技術上的巨大進步。1996年12月,哈根斯終於與隋鴻錦合作,成立了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研究所,而隋鴻錦也成了該項技術在國內推廣的第一人。

為了搞生物塑化,隋鴻錦付出了很多犧牲和努力。1995年,香港一位著名的解剖學家來大連訪問,在參觀了隋鴻錦的標本技術和解剖學術成果後,邀請隋鴻錦到香港大學醫學院讀博士,並提供一年12.8萬港幣的獎學金和住宿條件。這對當時還只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隋鴻錦來說,簡直是天大的誘惑,但隋鴻錦毅然放棄了這次機會,繼續他的塑化研究。

剛成立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研究所時,隋鴻錦也剛開始攻讀博士研究生,從此開始了3年漫長的熬夜經歷,平均每天晚上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到1999年,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哈根斯頗為讚佩隋鴻錦對塑化研究的熱情投入和技術水平,又投資1億多元,在大連高科技產業園建立了全球最大的人體生物塑化有限公司。那一天,隋鴻錦第一次為生物塑化事業流下了眼淚。

生物塑化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有人認為,解剖學已有500多年的歷史,沒有什麼可研究的了。隋鴻錦認為,這是一個錯誤觀念,因為解剖是基礎學科,是為臨床服務的,而臨床醫學領域不斷有新方法和新技術出現,這為解剖提出了新課題。比如,以前沒有磁共振、 C T,醫生只需要一般了解人體就可以了。隨著它們的出現,就需要了解人體截面結構,斷層結構也就應運而生,解剖學也因此而擴展到了斷層的領域,而生物塑化技術為解剖學提供了新的方法。

隋鴻錦介紹,生物塑化標本技術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在形態學上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不單單是解剖學,像組織學、病理學、胚胎學、生物學、法醫學,甚至考古學、博物館等,所有要求形態保留下來的相關學科,都需要應用生物塑化技術。因此,隋鴻錦不斷擴大生物塑化應用領域。大連是海濱城市,海洋資源豐富,省長薄熙來提出,要展示遼寧的國土資源。隋鴻錦聽說後,感到自己應該大有作為,拿貝殼來說,現在只能展示殼,而無法保存肉,運用了生物塑化技術後,同一件標本所提供的信息量就會大大增加。於是,隋鴻錦運用生物塑化技術,展開了海藻類標本開發研究,並已成為市科技局資助項目。

隋鴻錦告訴記者,今冬或明春,他將在北京舉辦他的第一個人體生物塑化標本展覽。他說,他一直想通過展覽的方式,使人體塑化標本成為大眾科普的工具。

創業伊始被誤認為「騙子」

在德國做訪問學者時,一位要好的日本學員曾拍著隋鴻錦的肩膀說:「你看,這裡所有學員用的攝影攝影機,幾乎都是我們日本的。」一句閒談的話語讓隋鴻錦產生了深深的震動,也進一步堅定了隋鴻錦潛心研究生物塑化技術的信念。

在過去的10年研究中,為了將這一技術完全國產化,隋鴻錦進行了無數次實踐論證,如今,無論是進行生物塑化的藥品還是設備,都完全實現了國產化。這也在保證質量的前提下,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效率,縮短了生產周期。對技術工藝的追求,隋鴻錦也是精益求精。目前,他已申請了兩項專利技術,均被受理。

在長期合作中,圍繞人體生物塑化標本的價值,隋鴻錦與哈根斯的觀點分歧越來越大,對哈根斯把人體塑化標本作為行為藝術而在世界各地製造轟動效應的做法,隋鴻錦一直持反對態度,認為應最大限度地發揮塑化技術的醫學和科普價值。最終,隋鴻錦被迫結束了與哈根斯的8年合作,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

2002年年初,在校領導的大力支持下,隋鴻錦組織成立了大連醫科大學生物塑化有限公司。創業初始,只有隋鴻錦一個人,雖想招兵買馬,但由於整天與屍體接觸,願意乾的人很少,隋鴻錦還被誤認為「騙子」:隋鴻錦在一些醫學院校招聘了10個人,正當隋鴻錦準備對員工進行理論學習、在職訓練時,不知哪位家長從哪裡探聽到一個訊息,說隋鴻錦是國際大騙子,販賣屍體,裡通外國。這一「重大發現」馬上引起轟動,10個小伙子按捺不住內心的惶恐,當即決定連夜逃跑。隋鴻錦看到了這番情景,二話沒說,就開車回家,取來了厚厚的一疊證件,有戶口簿、工作證、身份證、畢業證、學位證,還有很多獲獎證書,為的就是證明他不是一個騙子。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2/0817/257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