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如果到北京上任 駱家輝的華裔背景:優勢抑或劣勢?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看來要對駐華大使館做一次有意思的人事調整。

美國總統歐巴馬(Barack Obama)看來要對駐華大使館做一次有意思的人事調整。

白宮官員周一說,歐巴馬打算任命商務部長駱家輝(Gary Locke)接替洪博培(Jon Huntsman)擔任美國駐華大使,把一個曾任州長、會講漢語普通話的白人,換為一個同樣當過州長,但不會講普通話的美籍華人。

駱家輝的父親和外祖父都出生於中國。如果上任,他將是第一位擔任美國駐華大使的華裔美國人。他還將是1979年中美建交以來第一位擔當此職的在任內閣成員。

即便獲得歐巴馬的提名,駱家輝仍需通過參議院的確認才能當上駐華大使。雖然國會部分成員似乎喜歡這個選擇,但有理由相信到時會爭鬥一番,主要倒不會是針對駱家輝本人(其現職獲得了一致確認),而在於歐巴馬政府的對華政策。

如果駱家輝到北京上任,他在美國最重要、也可以說是最富挑戰的外交職位上可能會有怎樣的表現?

他的前任給他設了很高的參照標準。洪博培1月底遞交了辭呈,坊間傳說他將參選2012年總統大選。洪博培被公認為近些年來最合格的大使之一。他在台灣做摩門教傳教士期間學會了流利的普通話,1984年起就開始訪問中國,在白宮做助手期間,曾陪同里根總統(Ronald Regan)在北京與鄧小平會晤。

美國多數駐華大使一開始並不是中國通,不過也有幾位與中國的關係比洪博培更加密切。1989年至1991年任職的已故駐華大使李潔明(James Lilley)生於青島,他的父親時任美孚石油(Standard Oil)的青島高管。李潔明還曾在台灣和中國大陸為中央情報局(CIA)工作過。1946年到1949年擔任駐華大使的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則生於杭州的傳教士家庭,並擔任過燕京大學的首任校長。這兩人都會講流利的普通話,司徒雷登還會說杭州方言。

駱家輝不會講普通話,但他至少是商業領域的中國通。據其官方簡歷,在擔任華盛頓州州長兩任期間,他是波音(Boeing)、微軟(Microsoft)等在中國擁有重要利益的公司的頭號鼓吹手,為華盛頓州對華出口在其任期內翻了一番出了力。他在擔任律師事務所Davis Wright Tremaine中國事務聯席負責人期間也做了類似的工作,而在商務部長任上,他把很大一部分時間都花在匯率和智慧財產權保護等問題上,推進美國企業的在華利益。

當然還有駱家輝與中國的家族淵源。除了自己的父母以外,他妻子李蒙(Mona Lee Locke)的家庭與中國政治史有著密切的關聯。李蒙的父親是孫科的繼子,而孫科是備受尊敬的中國革命領袖孫中山的兒子。

一方面講,駱家輝的華人背景或許使他比前幾任駐華大使多一個優勢。中國很多人對待外籍華人比對其他外國人更友好,也更信任。讓一個華裔來擔任駐華大使,可以讓美國在一個對外族入侵記憶尤深的國度里,將自己的種族多元轉化為一個小小的外交優勢。

中國人常認為華裔美國人當然比非華裔美國人更加了解中國,這種看法無論多麼經不起推敲,都有可能讓駱家輝獲得更加願意傾聽的聽眾,至少中國普通老百姓更願意去理解他的話。駱家輝1997年回鄉祭祖時,就受到了盛情款待。

但許多在中國生活的美籍華人也可以證明,這種同族同種的想法也可以成為一把雙刃劍。有中國淵源的外籍人士如果被視為持有過於強烈的反華主張,那麼他們可能很快就被貼上民族叛徒的標籤,大受蔑視,而不是一般針對其他外國人的那種警惕。另外駱家輝普通話不流利(據報他會講一些廣東話),雖然不至於因此壞事,但有可能引發一些關於尊重不尊重的問題。

北京的領導人將如何對待駱家輝,幾乎是不可能預先知道的,但中國公眾將如何看待他,已經可以從新浪微博上窺知一二。駱家輝有可能擔任駐華大使的消息,周二在新浪微博上得到廣泛討論,博主「侯寧」說:「若成真,這算是美國第一位華裔駐華大使吧。歡迎以華治華!歡迎來學中國話。」

博友「張洪鈞」寫道:「世界華人的驕傲!」另一位用戶簡短地說:「贊同。」

這些用戶當中,很多人應該都是從前谷歌中國負責人李開復那裡聽到消息的。李開復在自己的新浪微博帳戶上寫道,他認識駱家輝多年,任命一位部長做大使,可以看出對中國的「重視」。

但有些人並沒有如此樂觀。

博友「傳說billent」說:「清醒點吧!美國人維護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Sebastian Zhao」提醒道:「假洋鬼子通常比真洋鬼子更難對付!」

新浪用戶「長饅頭」精闢地總結:「這個大使很難當,一個華裔,代表美國利益,同祖國談判。買辦,漢奸,走狗?都不對?」

責任編輯: 夏雨荷  來源:華爾街日報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11/0310/1981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