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國際新聞 > 正文

馬建六四小說《北京植物人》出中文版

《北京植物人》封面
《北京植物人》封面
旅居倫敦的中國作家馬建關於八九民運和六四鎮壓的小說《北京植物人》繼去年推出外文版本後,在六四20周年紀念前夕出版發行了中文版。

《北京植物人》的英、法文版本在去年6月4號前出版,今年4月獲得總部設在倫敦的一個國際言論自由監察機構頒發的「言論自由獎」。

近日,《北京植物人》中文版於六四20周年前夕在香港、美國等地面世。

*讓更多人反思六四*

談到此時此刻出版此書的目的,作者馬建說:「因為是20周年嘛。20周年,作為我們這一代人,也算是給自己一個交待吧。中文版能夠推出來,讓更多人去反思六四這段歷史。如果是中國人的話,你不應該忘記這段歷史。」

《北京植物人》講述了北京大學生戴偉在1989年軍隊鎮壓爭民主、反腐敗的愛國運動中中彈受傷成為植物人的故事。10年之後,當戴偉甦醒過來的時候,他發現整個中國社會變成了一個植物人的社會,而他是唯一一個帶著記憶的活人。

《北京植物人》法文版
《北京植物人》法文版
馬建說:「當時中國人的那種熱情、那種理想都被坦克開到北京來給壓平了。在這種情況下,人們是帶著一種政治恐懼活著。這種恐懼讓每個人都變得越來越麻木。」

1989年4月,中共領導人胡耀邦去世後,北京出現學潮,且愈演愈烈,形成了從新聞記者到中央機關幹部、民主黨派等各界人士紛紛走上街頭要求自由、呼籲改革的民主運動。當時人在香港的馬建十分興奮,立即前往北京。他說:「完全沒有料到在共產黨的中國竟然能夠有一百多萬人站起來說他們要民主、要自由。這是非常壯觀的一頁,而且在中國歷史上也是唯一的一次。」

馬建在天安門廣場待了一個多月,目睹了學生抗議絕食和北京市民圍堵戒嚴部隊的場面,採訪了當時的風雲人物方勵之、周舵、劉曉波等人,還拍了許多照片。

5月底,馬建匆匆離開北京,去青島看望摔傷住院並已成為植物人的哥哥。在病房裡,他聽到了戒嚴部隊在北京開槍鎮壓學生和市民的消息。

他說:「當時所有的人都非常恐懼,人們都在逃亡,都在燒毀自己寫過的東西,每個人的思想都要馬上面對著要清洗。在這麼一個大的背景裡面,植物人恰恰是唯一躲在自己肉裡面不被清洗的一個人。也就是說,當共產黨要把所有人的記憶都從腦子裡面拿走的時候,植物人用自己的身體把自己保護了起來。」

*呼籲當局儘早解決六四問題*

作家馬建
作家馬建
這段經歷和由此而產生的思考促使馬建創作了《北京植物人》。小說中,主人公戴偉的同學和朋友,有的被槍殺,有的被坦克碾去雙腿,有的則被壓成肉醬。他自己也被槍彈擊中,成為植物人。

馬建說,直到今天,當局還在掩蓋真相。他說:「20年了,他們還像是罪犯一樣悄悄地掩蓋著。Beijing Coma(北京植物人),還有馬建,這幾天你會發現,所有的網上都已經給消掉了。它就警告你:這個詞犯法,我們不給你顯示。」

馬建呼籲當局儘早解決六四問題。他認為,政府其實知道自己有罪,所以每年最怕過六四。他說,如果共產黨不解決六四問題的話,老百姓總是處在一種壓抑狀態,那麼每一天都會像「六四」。

責任編輯: 劉詩雨  來源:VOA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9/0602/131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