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軍政 > 正文

少見央視節目 大陸第一號中東專家修理張召忠

 阿波羅網編者按:殷罡為大陸第一號中東專家,他的伊拉克問題分析,在美軍攻打伊拉克期間,受到全面壓制。消息人士向本站透露,日前,央視為拯救張召忠的慘痛收視率,破例請殷罡作為節目嘉賓。

在央視15日播出節目中,殷罡作為嘉賓,雖受到主持人和張召忠的聯合夾擊,但還是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殷罡: 社科院西亞非洲所研究員。主要作品:《薩達姆·侯塞因:註定要震驚世界的人》主創,1990,《中東和談史:19131995》合著,1998,《阿以衝突:問題與出路》主創,2002;《耶路撒冷和阿猶耶路撒冷之爭》等論文;《鮑羅廷:史達林的人在中國》等譯著。

殷罡長期潛心於中東問題的研究,研究成果十分豐碩,是大陸研究中東問題權威專家。他曾多次到訪中東,對以色列和巴勒斯坦都有過深入的接觸和了解。

 

[今日關注]伊拉克 動盪衝突幾時休?
那些衝突激盪的地區,那些久拖未決的問題,那些難以化解的對抗,那些可能改變世界的瞬間。「懸念2008」我們一起關注。

  一個伊拉克人的博客:

  「從2003年的戰爭開始,我們聽到布希總統承諾,他會解放我們,使我們成為中東最快樂、自由和民主的國家。我們在等待,但現實是,伊拉克的一切都在不斷惡化,伊拉克人失去了太多,我們失去了穩定、統一和團結;我們失去了房子和工作,離散到世界各地;數十萬人失去了生命,大多數是無辜者。

  伊拉克成了恐怖分子的訓練營,新型武器的試驗場,卻容不下普通伊拉克人平靜、快樂地生活。

  伊拉克人期待著外國軍隊的撤離,期待著安定下來,數百萬失業的人們重建自己的國家;人們還期待著一個安全的伊拉克,自己的孩子能夠享受陽光和快樂的未來……」

  主持人:

  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收看《今日關注》正在直播的元旦特別節目「懸念2008」。

  剛才我們聽到的是一個伊拉克人寫的博客,這個博客的內容可以說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目前伊拉克的局勢和伊拉克人的生活狀態。

  算起來,伊拉克戰爭已經過去了將近五年的時間,雖然已經徹底告別了薩達姆時代,但是伊拉克卻一天也沒有安定過。圍繞著伊拉克從內到外有各種勢力在活動,內部有教派的衝突,各派別還有武裝;另外為了維持伊拉克的穩定,伊拉克內部還有自己的安全部隊,有多國部隊,還有美國部隊。同時圍繞著伊拉克還有周邊國家的一些影響等等。

  2008年的伊拉克會走向何方?伊拉克能否擺脫動盪的漩渦,「2008懸念」為您一一作解。今天演播室請到了兩位嘉賓來為我們做解讀,一位是軍事問題專家張召忠先生,您好張教授;還有一位是中東問題專家殷罡先生,您好。歡迎兩位到演播室來參與我們的節目。

  我們還記得在2006年12月30號,薩達姆被匆匆推上了絞刑架。一年過去了,一年之後的伊拉克是什麼樣子呢?我們在開始我們的話題之前,先來看一個背景短片,了解一些情況。


2007年12月30號是伊拉克前總統薩達姆被處以絞刑一周年的日子。因為擔心發生暴力事件,駐守在首都巴格達、薩達姆家鄉薩拉赫丁省,以及一些遜尼派阿拉伯人聚居省份的伊拉克安全部隊都處於高度警戒之中。在薩達姆的家鄉提克里特還一度實施了宵禁。但是,這一天卻是出人意料的平靜,在薩達姆的家鄉以及其他一些地方,薩達姆的親友和部分支持者只是以平和的方式為他舉行了悼念活動。

  雖然不同派別的民眾對薩達姆看法不同,但是暴力活動並沒有發生,就像人們希望的一樣,伊拉克似乎正在慢慢走出死亡與暴力的陰影。

  不過,駐伊拉克美軍最高指揮官彼得雷烏斯顯得並不樂觀,在他看來,雖然伊拉克的暴力事件從6月份以來有所下降,「基地」組織活動猖獗的安巴爾省和巴格達市的安全局勢也有所好轉,但是「基地」組織的活動已經轉移到伊拉克北部地區,他們的主要目的就是在伊拉克重新挑起教派衝突。現在,伊拉克最主要的敵人就是「基地」組織。

  就彼得雷烏斯說這番話的同一天,「基地」組織的領導人本□拉登也再次現聲網際網路,在這段近一個小時的講話錄音中,主要內容是針對伊拉克局勢,他要求伊拉克遜尼派與民間反恐武裝劃清界限,指責美國企圖控制伊拉克石油資源。

  主持人:

  這是我們了解的相關背景。說到伊拉克,兩位專家首先談一下你們對於目前伊拉克狀態是一個什麼樣的判斷,從軍事問題專家的角度來看,張教授。

  張召忠(國防大學教授):

  對伊拉克整個形勢的判斷,大家都是存在爭議的,有一些專家認為從2003年5月1號布希單方面宣布伊拉克戰爭結束以後,伊拉克就處於一種和平的、戰後重建的,或者處於維和的狀態;還有一些專家認為它還是處於一種戰爭狀態,現在伊拉克我能夠叫上名來的就有19個組織,這19個組織基本上包括一部分專門反美的,還有一部分教派之間的,還有一些基地組織這樣的一些組織。這樣就導致整個伊拉克的安全形勢說起來有政府,美軍16.5萬人也在那個地方駐著,但是現在每天最首要的安全問題解決不了。剛才我們看的那個博客,我感覺那個博客選得特別好,它確實真實地描述了當前伊拉克人民的生存和生活現狀。

  現在根據國際難民署統計有400萬人淪為難民,就是背井離鄉了,分散在其他的阿拉伯國家,每7個人當中就有1個人背井離鄉,幾十萬人死亡。我感覺安全形勢現在處於這樣的一種狀況。

  主持人:

  您的判斷還是安全局勢不太穩定的一種類似戰爭的狀態。

  張召忠:

  最大的問題就是安全問題,我認為不管用什麼原因解釋,當前仍然還是處於戰爭狀態,你說是反恐為主的狀態也行,或者是反美武裝在那個地方和美國進行鬥爭也好,總之安全問題是最大的問題。

  主持人:

  殷教授,從您的角度來看,您怎麼判斷目前伊拉克的狀態?

  殷罡(中國社科院西亞非洲研究所研究員):

  還是從剛才那個博客說起,這個博客以前我不知道,但我掃了一眼,發現這是2007年1月27號的博客,也就是說是一年以前的博客。

  2007年1月的時候正是伊拉克比較亂的時候,正是「基地」組織挑起伊拉克教派衝突比較得手的時候。到現在來看,其實可以比較明顯地發現伊拉克正在走向穩定。

  主持人:

  這是您的一個很重要的判斷。

  殷罡:

  對。為什麼這樣說呢?伊拉克戰後不斷發生一些大爆炸事件,大爆炸事件在初期都是「基地」組織製造的,目的就是挑起內亂。但是在兩年多的時間裡,伊拉克之間教派衝突的色彩很小、很弱,只不過在2006年2月,自從「基地」組織把什葉派很重要的聖地阿里□哈迪清真寺,或者叫金色清真寺爆炸之後,什葉派開始報復。所以從2000年年初到2007年年初這一年裡,伊拉克處於一種最亂的狀態,教派衝突死人很多。

  在去年的時候,這個情況有所好轉,從年終開始,伊拉克各派開始在暗地裡達成一種共識,其他教派的領袖還達成了和解協議,這種共識就是停止教派之間的廝殺,共同對敵,共同的敵人是「基地」組織。

  在這種情況下,加上美軍也改變了一些策略,再加上伊拉克新政府又落實政策,把過去薩達姆軍隊裡的軍官收回來,一些幹部只要不是特別壞的還發退休金,所以局勢趨於平靜。

  主持人:

  我總結一下兩位說的,剛才張教授的觀點就是說目前伊拉克從安全局勢的角度來看確實還處於一種戰爭狀態。殷教授認為現在伊拉克是趨於穩定了。我綜合你們兩位的觀點可以這樣說,在不穩定中走向穩定,或者說在安全局勢類似戰爭的狀態中逐漸走向穩定,你們兩位綜合起來是這樣一個觀點。

  這裡面你們都談到了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就是「基地」組織。「基地」組織在元旦前後有一個說法,說要把自己的勢力往阿富汗收。伊拉克的混亂在很大程度上跟「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分支有關係。

  今天的節目是「懸念2008」,以前有那麼大影響的「基地」組織,隨著新的一年的到來,對伊拉克還會不會有像以前那麼大的影響?張教授您判斷一下。

  張召忠:

  美國有一個雜誌叫《外交》雜誌。

  主持人:

  外交期刊。

  張召忠:

  外交期刊,它評了2007年這一年當中從伊拉克獲益最大的10個團體,排在第一名的是伊朗,第二名的是伊拉克的邁赫迪軍,第三名是恐怖組織、「基地」組織。「基地」組織是什麼意思呢?它本來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當中,當時世界上160多個國家支持美國反恐。那場戰爭以後,結果最後塔利班倒台,「基地」組織最後陷入在托拉博拉山谷整個還不到50平方公里的狹小範圍當中,眼看就被剿滅,如果它基本上能生存,逃也是逃往巴基斯坦方向和東南亞,它生存的餘地就很小。

  結果就在這個期間,美國開闢了第二戰線,打伊拉克去了,打伊拉克之後就沒有繼續追剿以本□拉登為主的基地組織,這樣一打伊拉克以後就給基地組織一個放生的機會,它在過去五年當中基本上依託伊拉克這個地方,然後在一線和美國展開鬥爭,在鬥爭中壯大了它的隊伍。2007年也是基地組織最為活躍的一個時期。

  剛才我說的美國評出來的2007年10個最得益的其中一個就是基地組織。在這種情況下,最近出現了一個緩和的跡象。從剛才的片子裡看,好像「基地」組織現在在收縮,四分之三的根據地都被剿滅了,現在在伊拉克基本上處於節節敗退的狀態,我基本上不同意這樣的一種判斷,「基地」組織沒有承認。本□拉登發表了一個小時的講話,另外二號人物扎瓦赫里也發表了電視錄影,這些都說明基地組織並沒有衰敗,之所以衰敗是美國單方面的宣布。2008年「基地」組織在伊拉克的活動,我認為可能還會升級,而不是衰敗。 


主持人:

  這是您的一個判斷。在這一年的時間裡面,殷罡教授研究這個問題肯定注意到了伊拉克有一個「覺醒委員會」,這個委員會就是美國支持伊拉克各派別的武裝聯合起來針對「基地」組織展開戰爭。

  您覺得效果怎麼樣,接下來「覺醒委員會」是不是還會繼續存在下去?

  殷罡:

  類似「覺醒委員會」的這種組織很多,區域性的、全國性的,總的一個旗幟就是伊拉克三大教派的和解委員會,它們發揮了一些作用,的的確確現在我們在伊拉克基本看不到教派之間的仇殺,這是一種事實。

  基地組織在這種情況下也改變了策略,伊拉克本地化「基地」組織頭目過去採取的一些濫殺無辜的做法甚至受到了本□拉登的批評,覺得自己莫名其妙地被搞掉了。

  現在「基地」組織的目標是對參與和解委員會的部落長老展開襲擊,目標比較集中地針對伊拉克的警察,對平民的行動採取得少一些。這個有兩個含義,一個是他們的力量有所削弱,確確實實端了幾個老窩;再有就是美軍改變了政策,「基地」組織也改變了政策。今後我們可能還會看到「基地」組織在2008年還會活動,但是活動的頻率、造成的傷亡會大幅度減小。

  主持人:

  兩個人的觀點還是不太一樣,所以這正是一個懸念,這是我們今天關注的懸念一:基地組織的影響還有多大?2008年在伊拉克是不是還會繼續造成更多的混亂?

  接下來我們進入懸念二:伊拉克能否自保全全?在伊拉克內部有一個安全部隊,美國也是在多國部隊這一塊主張把更多的權利逐漸交給安全部隊來指揮,然後讓伊拉克自己的部隊來維護安全,但是能不能做到這樣呢?有一個背景短片,看一下。

  2008年1月1號,當人們正沉浸在新年歡樂的氣氛中時,伊拉克首都巴格達再次發生自殺式炸彈襲擊,造成至少30人死亡,38人受傷。駐伊美軍4號發表聲明說,進入2008年以來,已有3名美軍士兵在伊拉克遇襲身亡。

  布希(美國總統):

  我將增派兩萬士兵到伊拉克,其中的大部分,五個旅將被派往巴格達,他們將與伊拉克士兵一起整編,與他們並肩作戰。

  從2月份開始的增兵計劃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2007年2月,81名駐伊美軍遇襲身亡。3月又有81名美軍陣亡。但從7月起,伊拉克安全局勢有所改善。

  按照美國軍方的統計數據,2006年,伊拉克平均每天有100名平民因暴力活動死亡;而2007年底,這一數字下降為20人。

  蓋茨(美國國防部長):

  如果伊拉克安全局勢2008年繼續好轉,美軍將在半年內撤出兩萬人。

  儘管蓋茨表示樂觀,但伊拉克除了安全局勢暫時好轉之外,其他方面卻令人失望。

  2007年5月,美國國會發表報告稱,為伊拉克設立的18項政治、經濟和安全等指標有11項沒有達標。

  12月13號,英國《經濟學家》雜誌發表文章稱,美國及其盟友在伊拉克面臨著越南戰爭式的悖論:贏得每一次戰鬥,卻輸掉整場戰爭。

  主持人:

  我們注意到在去年年底的時候,伊拉克政府向安理會做了一個書面的承諾,說要在2008年年底之前由伊拉克的部隊來接管全國18個省市的安全保衛。張教授,您覺得伊拉克自己的安全部隊有沒有這方面的能力?

  張召忠:

  安全部隊現在顯然沒有這個能力,說起來它現在什麼都有,正規軍也有,安全部隊也有,現在美軍也幫他訓練。整個從現在的情況來看,比方說美國撤軍,或者撤離一線之後在二線,這種狀態下它自己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安全,現在還是不可能。

  主持人:

  如果沒有能力維護自己的安全,那就意味著在2008年可能對於很多安全局勢的掌控,從伊拉克政府來說,它能夠發揮作用的餘地還不是很大。

  在伊拉克,除了自己的安全部隊之外,各派別之間還有各種武裝,這些武裝對於安全局勢的穩定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殷罡:

  這些教派武裝在過去對安全是威脅,教派衝突打得很厲害,但是自從大家認識到「基地」組織是共同敵人的時候,它們反而會自守家園,起到比較好的作用。

  剛才咱們談到伊拉克安全部隊是不是能夠在一年之內全部接管所有18個省份的安全防務,伊拉克政府已經作出這種承諾。其實到今天為止,伊拉克18個省份已經有8個省份由它們完全行使,美軍基本不用管,除非你需要我支援。

  我們還是這樣想,但願伊拉克政府的承諾能夠實現,而且在伊拉克政府作出這個承諾一周之後,聯合國安理會通過了1790號決議,認可這種承諾,同時同意把駐伊拉克的多國部隊的任務期延長到2008年年底。

  也就是說2008年在軍事方面,伊拉克可能是一個多國部隊逐漸向伊拉克政府交接防務的過程。但目前為止,我們看得出紕漏,局勢迴轉的可能性還比較小。

  主持人:

  前面圍繞伊拉克除了剛才我們談到的一些內部問題之外,一些安全部隊等等之外,還有一個問題,在伊拉克周圍還有一些其他周邊國家的勢力也對伊拉克的安全局勢有影響,尤其是土耳其對於庫爾德工人武裝的打擊。我們先來看一下相關的新聞背景。 


2007年12月26日,土耳其戰機對伊拉克北部發動了新一輪空襲。

  埃爾多安(土耳其總理):

  為了我們國家的團結以及和平,我們將繼續進行這場戰爭,無論是在土耳其境內還是境外。

  2007年年底以來,土耳其、伊拉克邊境的局勢驟然緊張。12月16號,土耳其出動約50架戰機,對伊拉克庫爾德自治區的扎帕、阿瓦辛、哈庫爾克等地區及甘迪勒山區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目標實施了打擊。

  18號,土耳其又空降了大約700名特種兵和20輛坦克。12月22號,土耳其軍隊進入了伊拉克北部鄰近伊朗的地區,打擊盤踞在那裡的土耳其庫爾德工人黨武裝。

  目前,在土伊邊境上,有10萬土耳其兵力隨時待命。

  埃爾多安:

  目前,打擊庫爾德工人黨的必要行動已經展開,而且行動將會繼續。

  盤踞在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工人黨武裝一直是土耳其政府的心頭大患。庫爾德工人黨成立於1979年,其目標是在土、伊、敘交界地區建立獨立的庫爾德斯坦國。

  2007年春天以來,庫爾德工人黨頻頻潛入土耳其境內實施襲擊,迫使土耳其不斷深入伊拉克境內清剿庫爾德工人黨武裝。

  主持人:

  所以說伊拉克會不會在2008年被分化,跟北部庫爾德工人武裝的這場戰爭可能有關係,您覺得跟土耳其之間會不會激化這個問題?

  張召忠:

  現在這個事情從去年10月份開始衝突就開始升級了,升級以後到現在為止,土耳其已經越境打擊過兩三次了,越境打擊包括炮擊、出動飛機,最後乾脆空降坦克,剛才短片中我們看到了。以後我估計2008年肯定還會有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但是這些軍事行動的目的是要殲滅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在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的窩點。

  現在的行動是通過飛機、大炮,個別情況下出動坦克,但是這種方式剿滅不了。另外現在是冬季,那個地方已經下雪了,這種方式根本不可能。我預計會在春天到來以後,春天到來以後如果庫爾德工人黨還是處於沒有被殲滅的狀態,那個時候還會有比較大的衝突。

  主持人:

  據我們了解,殷教授,好像在北部的庫爾德地區沒有伊拉克自己的安全部隊,好像也沒有美國部隊、多國部隊在那兒駐兵,如果爆發戰爭的話會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對於目前的伊拉克來說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殷罡:

  伊拉克北部庫爾德地區,多國部隊分配任務區的時候分配給了美國。自從薩達姆統治後期,就是海灣戰爭之後,從1993年、1994年開始,伊拉克北部地區庫德人已經實行了高度穩定的自治,他們的軍隊很強大,根本不需要美國軍隊進去。在過去幾年也有一些美國軍隊進去,閒得一天到晚坐咖啡館,閒得沒事兒干。

  還有這樣一個特點,現在土耳其的庫爾德工人黨躲避到伊拉克北部的庫爾德集聚的山區,他們的躲避地區脫離了庫德人的聚集區,所以你再怎麼打不關他們什麼事兒。可是既然發生這種現象,伊拉克實際上管不了,但是美國對土耳其有壓力,同時美國也給土耳其提供一些情報,你打你該打的地方,不要害大局。

  現在伊拉克政府和美國,甚至整個中東地區的國家可能有一個共同的態度,就是一定要讓土耳其出出氣,但是不許把事情鬧大,實際上這個事情也鬧不大。

  主持人:

  除了土耳其,圍繞著伊拉克還有伊朗、敘利亞等等這些國家對伊拉克的局勢也有著或深或淺的一些影響。在2008年的時候,這些外部勢力的影響會不會導致伊拉克發生一些分化的傾向或者趨勢?

  張召忠:

  外部勢力長期以來一直是造成伊拉克不穩定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從過去將近5年的時間來看,比方說南部的什葉派穆斯林的不穩定和伊朗有很大的關係;中部的像三角地帶的遜尼派武裝長期以來就和沙烏地阿拉伯有關係;北部的庫爾德剛才我們談了,庫爾德和土耳其會有這樣的一些關係。另外,其他的基地組織、反美武裝和世界上「基地」組織反美武裝前沿在伊拉克的分支也是有關係的,所以外部組織肯定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

  現在我們分析2008年伊拉克外部組織的形勢,現在和美軍在2008年在伊拉克採取的戰略有關係。我們發現今天美軍在整個伊拉克的形勢趨於緩和,緩和是什麼?一個是美國現在應對大選,那邊必須保持穩定,給世界造成一個伊拉克很緩和,馬上共和黨要撤軍,必須要造成這樣的印象,否則共和黨執政8年幹什麼了。

  再一個,為了達到這個目的,2007年採取了兩個非常好的措施,一個就是把法倫從太平洋總部司令調任中央總部司令;再一個,給他配了一個彼得雷烏斯駐伊最高指揮官,這兩個人的性格都是一樣的,都是搞國際政治,比較強調懷柔政策,搞點軍隊給老百姓做好事,懷柔政策收編,收買人心,基本上搞這樣的一些東西。現在來看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我懷疑這樣的政策難以持續下去,因為伊拉克人民和美國駐軍之間的矛盾不是這樣簡單就可以化解的,它是一個很敵對的矛盾,所以將來鬥爭還是會恢復的。

  主持人:

  那是不是意味著外部勢力對伊拉克內部的局勢到底有多深的影響,也跟美軍在伊拉克撤軍的時間表有關係?

  殷罡:

  有這個關係,撤得越早越好,越多越好。美軍在那裡實際上就是攻擊目標,而且美軍在過去,至少是半年以來改變了一個策略,過去我們經常聽說襲軍車,傷亡很大,去年死了900人。實際上美國人有些傻,找打,一天到晚開著巡邏車在馬路上瞎逛什麼,誰也看不見,本身就是靶子,現在像這種巡邏少了;而且採取這些戰術,利用情報,利用伊拉克各派武裝的一種配合,發現「基地」組織的恐怖團伙的話,大家群起而攻之,所以在這方面會有一些好轉。而至於外部安全最重要的影響,我們現在還沒有看到,這是一個真正的未定之數,就是美國和伊朗的關係。

  主持人:

  時間關係,關於伊拉克在2008年一些走向的懸念先談到這兒,雖然兩位專家的觀點有所不同,但正是因為有不同的觀點,才是真正的懸念。

  非常感謝兩位到演播室參與我們的節目,謝謝。

  好,觀眾朋友,明天的同一時間歡迎您繼續收看「懸念2008」──巴基斯坦如何走出亂局?明天的同一時間我們再見,謝謝。

  製片人:陶躍慶

  策 劃:馬 敬

  編 輯:閆 敏 刁偉華

  主持人:王世林

  監 制:王未來

  E-mail:jinriguanzhu@vip.

 

責編:王超

**********************************

殷罡的博客

http://blog.voc.com.cn/sp1/yingang/

 

 

責任編輯: 鄭浩中   轉載請註明作者、出處並保持完整。

本文網址:https://tw.aboluowang.com/2008/0110/70189.html